高密市文旅发展: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路

2025-08-13 11:13  来源: 中国城市网

近年来,高密市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逐渐成为山东省文旅发展的新亮点。从非遗传承到乡村旅游,从节庆活动到文创产业,高密市正以多元化的方式推动文旅融合,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

文化底蕴:非遗传承的活态保护

高密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密三绝”(剪纸、扑灰年画、泥塑)的发源地。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非遗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8项。为了活态传承这些文化遗产,高密市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并定期举办非遗展演和技艺培训。2022年,高密剪纸艺术节吸引了超过5万名游客,带动相关文创产品销售近千万元。

典型案例之一是“高密泥塑”的产业化发展。当地政府与高校合作开设泥塑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年轻艺人。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和旅游景点的联动销售,泥塑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一位90后泥塑艺人表示:“以前觉得这是老手艺没人学,现在发现它也能成为致富的门路。”

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的崛起

近年来,“田园综合体”成为高密市乡村旅游的关键词。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达120万人次,同比增长35%。其中,“红高粱小镇”是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

红高粱小镇以莫言文学IP为核心打造了集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景区内的高粱种植面积达3000亩,“高粱红了”摄影大赛每年吸引数万名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此外小镇还开发了“莫言文学主题民宿”,入住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

节庆活动:文旅融合的新引擎

节庆活动是高密市文旅发展的另一大亮点。“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艺术节”已连续举办12届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活动2022年艺术节期间共吸引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

此外,“胶河湿地音乐节”“农民丰收节”等新兴节庆活动也逐步形成规模。“胶河湿地音乐节”将自然景观与音乐艺术结合首年举办便吸引了2万多名观众参与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超500万元。

未来展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根据《高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全市力争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年接待游客量突破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

为实现这一目标高密市计划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出更多精品线路如“非遗研学游”“红色文化游”“生态康养游”。同时加大智慧旅游建设力度通过VR导览线上预约等方式提升游客体验感便利性。

可以预见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高密的文旅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这座小城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