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这座位于江苏省西南部的城市,近年来以文旅融合为突破口,逐步成为长三角地区备受瞩目的旅游目的地。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溧阳在文旅发展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9月,溧阳市接待游客量突破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8亿元,同比增长15%和18%。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溧阳在文旅产业上的创新与实践。
生态打底:天目湖的“绿色名片”
天目湖是溧阳市最著名的生态景区之一,也是其文旅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溧阳围绕天目湖打造了一系列生态旅游项目。据统计,2023年天目湖景区游客接待量超过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
在天目湖畔的“南山竹海”,游客可以体验到竹林徒步、竹艺制作等特色活动。景区负责人介绍:“我们不仅注重自然景观的保护,还通过文化赋能提升游客体验。”例如,“竹文化节”已成为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的品牌活动。
文化赋能:非遗与旅游的“双向奔赴”
溧阳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何让这些“老手艺”焕发新生?当地政府通过“非遗+旅游”的模式给出了答案。
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溧阳剪纸”为例,当地在旅游景区设立了剪纸展示馆和体验工坊。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剪纸作品,还能亲手尝试制作。“这种互动体验让非遗‘活’了起来。”一位游客感慨道。
此外,“溧阳白茶制作技艺”“傩戏表演”等非遗项目也纷纷走进景区。据统计,2023年非遗相关旅游项目带动消费超5亿元。
乡村振兴:民宿经济点亮乡村游
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溧阳的乡村也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民俗,“民宿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李家园民宿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我们村的民宿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50多家。”村支书介绍,“2023年村民人均收入增长了30%。”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当地还推出了“民宿星级评定制度”,并定期组织培训。“现在很多客人都是回头客。”一位民宿老板自豪地说。
数字驱动:智慧旅游带来新体验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慧旅游”成为溧阳文旅发展的新亮点。“一部手机游溧阳”小程序的上线让游客可以轻松获取景点信息、预订门票、规划路线。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能更精准地了解游客需求。”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我们发现夜游需求增长明显后迅速推出了‘天目湖夜航’项目。”
数据显示,“智慧旅游”平台上线后景区二次消费提升了25%以上。
未来展望:打造长三角文旅新高地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市领导在近期召开的文旅发展座谈会上表示。据了解包括投资50亿元的“天目湖国际度假区”、投资30亿元的“古县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
与此同时跨区域合作也在加强。“我们正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和环太湖旅游圈希望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