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2025-03-25 10:06  来源: 中国城市网

近年来,仙游县在福建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崭露头角,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逐步成为区域数字经济的标杆。从传统工艺到智能制造,从线下交易到线上平台,仙游县正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仙游县数字经济规模已突破50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到15%,同比增长20%。其中,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和数字农业成为三大支柱产业。特别是在红木家具、工艺品等传统优势领域,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以电子商务为例,仙游县已建成覆盖全县的电商产业园5个,入驻企业超过300家。2023年上半年,全县网络零售额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仙作红木”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线上拍卖等方式,成功将传统红木家具销往全国乃至海外市场。

典型案例:红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仙游县素有“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的美誉。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传统的红木家具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近年来,多家龙头企业率先拥抱数字化技术。

例如,“华艺轩”作为当地知名红木品牌,通过与国内知名设计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设计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自动生成家具设计方案,大幅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同时,“华艺轩”还利用区块链技术为每一件产品生成唯一标识码,确保产品溯源的真实性。

另一家龙头企业“三福艺术”则通过建立线上虚拟展厅和AR试装功能,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体验”红木家具的摆放效果。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带动了线上销售额的显著增长。

数字农业: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除了工业领域外,数字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为仙游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2023年,“智慧农业”项目在全县推广实施。

位于度尾镇的文旦柚种植基地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基地通过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和无人机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农民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作物生长情况并远程控制灌溉设备。

据统计,“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使文旦柚的亩产量提高了15%,农药使用量减少了20%,同时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县多个乡镇复制推广。

未来展望:打造数字生态圈

尽管成绩斐然但挑战犹存。“人才短缺”“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依然制约着仙游县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县政府正在积极谋划新举措.

下一步计划包括建设覆盖城乡全域5G网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高校合作开设数字技能培训班等目标到2025年将数字经济占比提升至25%以上.

可以预见随着各项政策落地和技术创新持续推进, 这片古老土地必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