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省南部的绩溪县,素有“徽文化发源地”和“中国徽菜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这座小城以乡村振兴为突破口,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绩溪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5%,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文化赋能: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绩溪县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其中龙川村、仁里村等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的方式,将这些古村落打造成文旅融合的典范。以龙川村为例,2022年投入3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开发民宿和文创产品。如今,龙川村的游客量较改造前增长了近3倍。
典型案例是村民胡志明的故事。他原本在外打工多年,看到家乡的变化后毅然返乡创业。“我把老宅改成了民宿,还学会了做徽菜招待客人。”胡志明说,“现在一年收入超过20万元。”像他这样的返乡创业者越来越多,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产业升级:特色农业助力增收
绩溪县不仅是文化名县,还是重要的农业产区。近年来,“一村一品”战略在这里落地生根。据统计,全县已形成茶叶、山核桃、中药材等10个特色农业产业带。2023年第一季度,茶叶出口额同比增长15%,山核桃种植面积扩大到5万亩。
板桥乡的山核桃种植户王建国是受益者之一。“以前种粮食收入低,现在改种山核桃后每亩能赚8000多元。”王建国介绍道,“政府还帮我们对接电商平台销路不愁。”目前全县已有2000多户农民通过特色农业实现了增收。
生态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绩溪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6%,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为了保护这片绿水青山当地推出了严格的生态补偿机制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我们不允许任何污染企业进入重点生态功能区。”县长张强表示。
典型案例来自清凉峰自然保护区附近村庄村民们通过参与护林工作和经营农家乐实现了双赢。“以前靠砍树为生现在靠护树致富。”村民李阿姨笑着说她家去年仅农家乐一项就收入12万元比过去翻了一番。 p > < h >未来展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 / h > < p > 随着杭黄高铁开通绩溪正式融入长三角1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下一步该县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并引进高端康养项目目标是成为长三角市民休闲度假首选地。< / p > < p > “我们要让更多人看到绩溪不仅有好山好水更有好生活。”县委书记陈明说这或许正是这座皖南小城未来发展的最好注解。<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