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拜泉县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整合生态、文化、农业等优势,拜泉县正逐步成为黑龙江省文旅发展的新亮点。本文将结合最新统计数据与典型案例,从多个维度展现拜泉县文旅发展的成果与潜力。
生态资源赋能 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拜泉县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据统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5%,湿地面积超过10万亩,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天然基础。近年来,拜泉县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重点打造了“一湖两河三湿地”的生态旅游线路。其中,龙泉湖景区年接待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超千万元。
典型案例中,龙泉村通过“景区+农户”模式,将闲置农房改造为民宿,村民年均收入增长30%以上。村民王大爷笑着说:“以前种地一年赚不了几个钱,现在开民宿加上卖土特产,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化IP创新 激活乡村记忆
拜泉县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为盘活文化资源,当地政府联合高校团队挖掘整理出“拜泉秧歌”“剪纸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2年,“拜泉秧歌”成功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后迅速成为网红打卡项目。数据显示,“非遗+旅游”模式为当地带来年均20%的游客增长率。
在文化IP打造中,“剪纸小镇”项目尤为亮眼。通过举办国际剪纸艺术节、开设非遗工坊等方式吸引游客参与体验。仅2023年上半年就接待研学团队超200批次。“孩子们不仅能看还能动手剪!”带队老师李女士对互动式文旅体验赞不绝口。
数字技术加持 智慧旅游提质增效
面对后疫情时代旅游需求变化,拜泉县率先引入智慧旅游系统。“一部手机游拜泉”平台整合了电子导览、在线预订等12项功能,使景区管理效率提升40%。大数据分析显示,2023年暑期省外游客占比首次突破35%,年轻群体消费额同比增长62%。
在数字营销方面,抖音话题#遇见拜泉播放量突破8000万次。“我们通过短视频把稻田画拍成了爆款。”新媒体运营负责人介绍,结合无人机表演的稻田艺术节单日吸引游客3.2万人,创下县域节庆活动纪录。
产业联动发展 共享文旅红利
文旅产业的勃兴带动了全县经济结构优化。2023年前三季度统计显示: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提升9.8%,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增至586家。“旅游+”模式让农产品溢价明显,富硒大米售价翻番仍供不应求。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某食品企业开发的“秧歌脸谱月饼”成为现象级文创产品,单月销售额破百万。“工业旅游生产线每天接待十几个旅行团。”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种跨界融合实现了多方共赢。
未来展望: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站在新的起点上,拜泉县计划投资5.6亿元建设冰雪温泉综合体,补齐冬季旅游短板。《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目标。“我们要让每个乡镇都有拿得出手的文旅项目。”县委书记在调研中强调。
夕阳西下时分的龙泉湖畔,来自上海的摄影爱好者支起三脚架:“这里既有北国风光又有人文气息,明年还要带家人来。”这样的评价或许正是对拜泉文旅发展的最好注解——用特色资源讲好在地故事,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全文约1200字)
注:文中数据基于公开报道及政府工作报告整合;人物称谓均采用化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