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乡村振兴新画卷下的机遇与挑战

2025-03-25 10:06  来源: 中国城市网

紫金县,位于广东省河源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紫金县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地政府和群众共同关注的焦点。

产业发展:从传统农业到多元经济

紫金县长期以来以种植业为主,茶叶、蜜柚和红薯是当地的三大特色农产品。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年产值突破3亿元;蜜柚种植面积4.2万亩,年产值2.5亿元;红薯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值1.8亿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和乡村经济的活力提升。

典型案例之一是紫金县龙窝镇的茶叶产业升级。通过引进现代化加工技术和品牌化运营模式,“紫金绿茶”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还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龙窝镇茶农张大叔告诉记者:“以前卖茶靠走街串巷,现在通过网络平台就能把茶叶卖到全国各地。”

生态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紫金县地处粤东北山区,生态环境优越。近年来,县政府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据统计,2022年至2023年期间,全县新增造林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8.6%。同时,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5%,较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南岭村是生态保护的典型代表。该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和民宿经济。村民李阿姨说:“以前村里年轻人往外跑,现在游客多了,大家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南岭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村庄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文化传承:唤醒沉睡的非遗瑰宝

紫金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民间艺术交相辉映。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投入专项资金用于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典型案例是“紫金龙舞”的复兴。“紫金龙舞”作为省级非遗项目,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通过开设培训班和举办展演活动,这项传统艺术重新焕发生机。“我们成立了龙舞队,不仅在本土表演,还受邀参加省内外的大型文化活动。”龙舞传承人王师傅自豪地说。

挑战与展望:破解发展瓶颈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紫金县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等。“我们正在加快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县长在近期的工作会议上表示,“同时将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返乡创业。”

展望未来,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辐射带动,紫金县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我们将抓住机遇,把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县委书记的话语中充满了信心。

(全文共计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