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县,这座位于东海之滨的群岛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书写了一段从贫困渔村到现代化海岛县城的传奇发展历程。近年来,嵊泗县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成为全国海岛发展的典范。
从渔村到现代化海岛的蜕变
上世纪80年代,嵊泗县还只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贫困地区。渔民们靠天吃饭,生活条件艰苦。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东海,嵊泗县开始探索多元化发展之路。1990年代,旅游业逐渐兴起,枸杞岛、花鸟岛等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据统计,2022年嵊泗县接待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亿元。
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嵊泗发展的关键。2015年,沈家湾客运码头建成投用,大大缩短了与大陆的交通时间。2021年,嵊泗县完成全县行政村通硬化路工程,“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解决。这些变化让海岛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生态立县的创新实践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嵊泗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2018年,《嵊泗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出台后,“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全面展开。通过人工鱼礁投放、海藻场修复等措施,近海生态系统得到显著改善。
典型案例当属枸杞岛的贻贝养殖业转型升级。传统粗放式养殖曾导致海水富营养化问题。通过推广生态浮筏养殖技术,不仅提高了贻贝品质,还减少了环境污染。2022年,枸杞贻贝产量达8万吨,产值超6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贻贝之乡”。
数字赋能的海岛新生活
在数字化浪潮下,嵊泗县积极探索智慧海岛建设。“5G+智慧旅游”项目让游客可以实时查询船票、预订民宿;“海上宽带”工程解决了偏远小岛的网络覆盖问题;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
黄龙乡的变化最具代表性。这个曾经信息闭塞的小岛,如今家家户户都能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海鲜特产。“去年我们通过网络卖出了3000多斤野生黄鱼。”渔民老李笑着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未来可期的蓝色梦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嵊泗县正谋划更长远的发展。《嵊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将建成世界级海岛旅游目的地。“我们将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县委书记表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海蓝天。”
从昔日渔火点点到今天灯火辉煌,嵊泗县的变迁折射出中国海岛地区的发展奇迹。这片蔚蓝海域上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