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县城。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蓼国,到近代的革命老区,霍邱县的历史如同一部厚重的典籍,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与人民的奋斗。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霍邱县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古蓼国的遗韵:千年历史的见证
霍邱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古蓼国的所在地。据《左传》记载,蓼国是西周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后为楚国所灭。如今,在霍邱县的城东乡仍保留着蓼国古城遗址。考古发现表明,这里曾是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022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霍邱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56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霍邱县文化自信的源泉。
红色记忆:革命老区的荣光
近代以来,霍邱县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以“霍邱起义”为例:1929年11月7日(农历十月初八),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在霍邱发动武装起义。这是安徽省最早的农民武装起义之一。如今,“十月初八”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纪念日。
据统计部门数据:目前全县有革命遗址43处、烈士陵园5座、红色教育基地12个。这些场所每年接待参观者超过20万人次。
非遗传承:文化活化石的新生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霍邱县的传统文化依然焕发着独特魅力。“泥塑”、“皮影戏”、“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典型案例当属“孟集泥塑”:这项起源于明代的民间工艺曾一度濒临失传。2018年当地政府投入专项资金扶持非遗传承人建立工作室和培训基地后情况得到改观——截至2022年底已培养学徒50余人;相关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乡村振兴中的历史保护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到位,“历史文化+乡村旅游”模式正在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能——2021-2022年间全县新增民宿32家;以古城遗址公园为核心打造的文旅项目累计投资达1.8亿元;带动周边2000余农户增收……
“我们既要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也要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传下去。”县委书记在2022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这样强调道——这或许正是新时代下这座古老县城最好的发展注脚……
(全文共约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