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丽水市以其独特的生态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渐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到文旅产业的全面升级,丽水市正以创新和实干书写着文旅发展的新篇章。
生态赋能:绿水青山成文旅“金名片”
丽水市森林覆盖率超过80%,被誉为“浙江绿谷”。依托这一生态优势,丽水市将自然资源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据统计,2022年丽水市接待游客总量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5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生态旅游占比超过6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典型案例之一是缙云仙都景区。该景区以奇峰异石和道教文化闻名,通过打造“山水实景演出+非遗展示”模式,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2023年春节期间,景区单日游客量创下历史新高,带动周边民宿、餐饮业收入增长30%以上。
文化深耕:非遗传承激活乡村活力
丽水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龙泉青瓷、畲族歌舞等。近年来,当地通过“非遗+旅游”模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数据显示,2022年丽水市非遗相关产业产值达12亿元,直接带动就业超1万人。
松阳县的“云上平田”项目是成功案例之一。该村通过修复古民居、引入艺术家工作室和文创店铺,将荒废的古村落打造成网红打卡地。村民通过参与民宿经营和手工艺制作,人均年收入从不足1万元提升至3万元以上。
数字助力:智慧旅游提升体验
在数字化浪潮下,丽水市积极推动智慧旅游建设。全市4A级以上景区已实现5G网络全覆盖,“一部手机游丽水”平台上线后累计用户超100万。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智慧导览”功能使用率达70%,有效缓解了景区拥堵问题。
青田县的“侨乡咖啡小镇”借助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游客通过AR技术了解咖啡文化历史后消费转化率提升40%。该项目入选浙江省文旅数字化改革试点名单。
未来展望:打造长三角文旅新高地
根据《丽水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全市将新增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5家;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8%。随着杭衢高铁等交通设施的完善,“长三角2小时文旅圈”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释放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