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与民生改善的实践

2025-03-25 10:06  来源: 中国城市网

涟水县,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北部,近年来以其独特的乡村振兴路径和民生改善实践吸引了广泛关注。作为苏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县,涟水县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中,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发展之路。本文将结合最新统计数据与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涟水县的新闻动态与发展成果。

一、农业升级: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

涟水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粮食产量常年位居淮安市前列。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曾一度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近年来,涟水县大力推广智慧农业技术,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化与精准化。

据2023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涟水县已建成智慧农业示范园区5个,覆盖农田面积超过2万亩。以红窑镇为例,该镇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智能灌溉系统,每亩水稻的用水量减少了30%,而产量却提升了15%。农民王大叔告诉记者:“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有了这些高科技设备,不仅省力了,收入也增加了。”

二、产业融合:特色小镇撬动经济发展

为了打破单一农业经济的局限,涟水县近年来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高沟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依托当地悠久的酿酒文化和高沟酒厂的品牌优势,高沟镇打造了集酿酒、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数据显示,2022年高沟镇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与此同时,“酒旅融合”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就业与增收。当地村民李阿姨在景区开了一家土特产店,“以前只能靠种地糊口,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她说。

三、民生改善:从“有居”到“优居”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涟水县也将民生改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升级,让群众从“有居”迈向“优居”。

据统计,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全县共完成危房改造1200余户,新建农村公路200多公里。梁岔镇的张大爷是危房改造的受益者之一。“以前的房子漏风漏雨,现在政府给盖了新房子,还通了自来水,”他笑着说,“这才叫过日子!”

四、教育医疗: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教育医疗是民生之基。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涟水县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以教育为例,2022年全县新建改建农村学校8所,补充教师编制150余名。

医疗方面则通过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现在小病不用跑县城了,”五港镇的刘大姐说,“镇上的医院也能看好病。”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同比增长20%,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结语:乡村振兴的“涟水答卷”

从智慧农业到产业融合,从住房保障到教育医疗,涟水县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我们不仅要让群众口袋鼓起来,更要让他们生活美起来。”县委书记在一次调研中这样强调。

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笑脸——这是属于新时代农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全文共计850字)

(注:本文所有数据均为模拟创作需要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