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素有“剑瓷之都”“生态之城”的美誉。近年来,这座城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龙泉市GDP同比增长8.2%,增速位居丽水市前列;同时,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4.2%的高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这些数字背后,是龙泉市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的平衡点。
生态立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龙泉市的生态优势是其最宝贵的资源。近年来,当地政府以“生态立市”为战略导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护自然环境。例如,《龙泉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了严格的工业准入标准和高污染企业退出机制。据统计,过去五年间,龙泉市累计关停并转高耗能、高污染企业23家,同时新增绿色产业项目56个。
典型案例之一是位于龙泉西南部的凤阳山自然保护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和“生态补偿”政策,保护区内的森林面积扩大了12%,成为浙江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2022年10月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显示,凤阳山区域内新增了3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产业转型:传统技艺与现代经济的融合
作为“剑瓷之都”,龙泉的青瓷和宝剑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龙泉市的答案是:创新与产业化。
数据显示,2022年龙泉青瓷产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电商+直播”模式功不可没。以当地龙头企业“南宋哥窑”为例,其通过抖音、淘宝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后,年销售额从2019年的3000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1.8亿元。
与此同时,“文旅融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23年上半年,“中国青瓷小镇”接待游客量达12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行业收入增长25%。游客不仅可以参观青瓷制作工坊体验手工艺乐趣还能欣赏到由废弃矿区改造而成的艺术公园。
民生改善:从数据看百姓获得感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及民生。“十三五”期间(2016—2020),龙泉市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财政资金超过100亿元用于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事业;而到了2022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8万元和3.2万元较五年前增长40%以上。
一个生动的案例是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以前我们喝的是山沟里的水现在拧开水龙头就能喝到干净的自来水。”住在大山深处的八都镇村民王大爷说截至今年6月底该工程已覆盖全市98%行政村惠及12万农村人口水质达标率100%。
未来展望: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对于已经尝到甜头的龙湾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机遇。“我们不仅要守住这片绿水青山还要让它变成更多人的金山银山。”市委书记在一次座谈会上如是说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碳汇交易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区域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者真正受益……
(全文共计约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