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黄桃之乡的振兴之路

2025-03-25 10:06  来源: 中国城市网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北部,素有“黄桃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这座以农业为主的县城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不断探索新路径,通过产业升级、生态保护和文旅融合,逐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砀山县的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8万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生动的实践和感人的故事。

黄桃产业升级:从传统种植到品牌化运营

砀山县的黄桃种植历史悠久,但过去由于技术落后和销售渠道单一,农民的收入并不稳定。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并打造“砀山黄桃”区域公共品牌,成功将这一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2023年最新数据显示,砀山县黄桃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年产量超过40万吨。其中,“互联网+农业”模式的推广尤为显著。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砀山黄桃的线上销售额占比从2019年的15%提升至2023年的45%。典型案例是李庄镇果农张大叔的故事:他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自家果园的黄桃,单日销售额最高突破10万元。“以前卖桃子靠批发商压价,现在直接卖给消费者,利润翻了好几倍!”张大叔兴奋地说。

生态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双赢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砀山县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近年来,当地通过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措施修复生态环境。据统计,202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已提升至32%,较五年前增加了5个百分点。

生态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梨园景区是砀山县的一张名片。每年春天梨花盛开时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观光。2023年梨花节期间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0%,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0万元。“以前村里人都往外跑打工,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景区附近的民宿老板王阿姨笑着说。

教育医疗短板如何补足?

尽管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砀山县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仍存在短板。根据2023年统计数据,全县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为1.8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面对这些问题,当地政府正在积极行动:投资2亿元新建县医院综合楼预计明年投入使用;实施“名师下乡”计划为农村学校输送优质教育资源。“要让老百姓不仅腰包鼓起来,更要生活得安心。”县委书记在近期的工作会议上这样强调。

展望未来: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站在新的起点上,砀山县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全国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生态旅游目的地。“我们不仅要守住绿水青山,更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县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从传统农业县到多元化发展的现代化县域经济体的转型并非易事,但正如一位老农所说:“日子是一天天好起来的”。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每一个奋斗者的故事都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