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丰县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和品牌塑造,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项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丰县接待游客量突破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0亿元,同比增长15%,文旅产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历史文化资源焕发新生
丰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当地政府以“保护与开发并重”为原则,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性挖掘和整理。以刘邦故里景区为例,通过对汉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场景还原,景区不仅成为游客了解汉代历史的重要窗口,还通过举办汉服节、汉文化论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据统计,2023年刘邦故里景区接待游客量达120万人次,同比增长20%。
此外,丰县还注重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如省级非遗项目“丰县柳编”通过开设体验工坊、举办技艺大赛等方式走进大众视野。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张女士表示:“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柳编作品,还能亲手体验制作过程,感觉非常有意思。”
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丰县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流连忘返。大沙河湿地公园作为省级湿地公园,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成为周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热门目的地。2023年公园接待游客量突破80万人次。
与此同时,“乡村旅游+”模式在丰县多点开花。位于王沟镇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果香王沟”,通过整合果园采摘、农家乐、民宿等资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该项目带动了周边2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以前种地一年收入不到2万元,现在开农家乐一年能赚10多万。”村民李大哥笑着说道。
数字赋能提升服务品质
在数字化浪潮下,“智慧旅游”成为丰县文旅发展的新亮点。2023年,“畅游丰县”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营,游客可以通过手机一键获取景点介绍、路线规划、门票预订等服务。“这个小程序很方便,‘一键导航’功能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来自南京的游客陈先生点赞道。
此外,“云游丰县”直播活动通过线上平台展示当地美景和文化活动单场观看量最高突破50万次有效扩大了品牌影响力也为线下引流提供了新渠道。
典型案例:大沙河梨花节的成功密码
每年春季的大沙河梨花节已成为丰县的文旅名片之一今年的梨花节更是创下了接待游客30万人次的纪录其成功离不开多方位的策划与创新。
首先是内容创新除了传统的赏花活动还新增了梨园音乐会非遗市集等环节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其次是宣传发力通过与抖音快手等平台合作邀请网红打卡形成了裂变式传播效应最后是服务升级增设免费接驳车临时停车场等措施大大提升了游客体验感。“明年我还要带家人来!”一位来自徐州的游客兴奋地说。
“十四五”期间丰县计划进一步加大文旅投入重点打造刘邦文化产业园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带等项目力争到202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亿元的目标未来这座千年古县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书写文旅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