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郯城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逐渐成为山东省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的典型代表。通过结合最新统计数据与典型案例,我们深入探访了这座县城的发展脉络,试图揭示其背后的成功密码。
乡村振兴: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田园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南部,素有“鲁南粮仓”之称。根据2023年最新统计数据,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65.8亿元,同比增长6.3%。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郯城县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积极探索。
典型案例之一是马头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整合土地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当地小麦亩产量从过去的800斤提升至1200斤。村民李大爷感慨道:“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有了科技支持,收入翻了一番。”此外,郯城县还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如大蒜、银杏等经济作物,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产业升级:传统工业的华丽转身
除了农业的稳步发展,郯城县的工业经济也在悄然转型。2022年数据显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的贡献尤为突出。
以山东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例。这家曾经濒临倒闭的老牌企业通过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和研发新型农机具,不仅实现了扭亏为盈,还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我们的产品现在出口到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公司负责人王总自豪地说。这一案例生动体现了郯城县在产业升级中的务实与创新。
文旅融合:打造县域经济新亮点
近年来,“文旅+”模式成为郯城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量突破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亿元。
作为典型的文旅融合项目,“银杏之乡”新村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每年秋季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乡间小路的美景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我们村以前默默无闻,现在成了网红景点。”村民张阿姨笑着说。通过举办银杏文化节、发展民宿经济,新村乡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富裕村的蜕变。
民生改善: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及民生。2022年,郯城县投入15亿元用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建设,新建改建中小学校舍20所,新增医疗床位500张。
在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采访时遇到的患者刘女士告诉我们:“以前看病要跑市里,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这种便利正是民生改善最直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