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智慧城市的县域实践与未来展望

2025-03-25 10:06  来源: 中国城市网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成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位于山东省聊城市的莘县,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路径。通过整合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莘县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智慧政务: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腿

莘县以“一网通办”为核心,打造了覆盖全县的智慧政务平台。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该平台已接入政务服务事项1200余项,线上办理率超过85%,群众办事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例如,在莘县行政服务中心,“刷脸办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户籍、社保等高频业务中。

此外,莘县还创新推出“网格化+大数据”管理模式。通过将全县划分为200余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和智能终端设备,实现了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实时上报和处理。2022年全年,网格化平台累计处理各类问题1.2万件次,解决率达98.5%。

智慧农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作为农业大县,莘县将智慧化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在燕店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内,500亩标准化蔬菜大棚全部安装了物联网传感器。通过手机APP,农户可以远程监控棚内温湿度、光照等参数,系统还会根据作物生长阶段自动推送施肥灌溉建议。

这种精准农业模式带来了显著效益。数据显示,应用智慧农业技术的种植区较传统模式增产20%以上,节水30%,农药使用量减少25%。更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的农产品溯源系统,让“莘县香瓜”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可追溯,产品溢价率达到15%-20%。

数字基建:筑牢智慧城市底座

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城市的根基。2021年以来,莘县累计投入3.2亿元用于5G网络建设,目前城区和重点乡镇已实现5G信号全覆盖。同时,全县建成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42处,安装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180个。

这些硬件投入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以交通管理为例,通过AI算法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后,城区主干道早晚高峰拥堵指数下降23%,平均通行速度提升18%。在环保领域,依托大气质量监测网络建立的预警机制,使得2022年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2.6%。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之路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莘县的智慧城市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当其冲的是数字鸿沟问题——农村地区老年群体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其次是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此外还存在部门间数据壁垒尚未完全打通等问题。

展望未来,《莘县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23-2025)》提出将重点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完善数字惠民服务体系、强化网络安全保障三大方向。“十四五”期间计划再投入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项目。

正如一位参与项目建设的负责人所说:“县域的数字化转型不能简单复制大城市模式。”在这场关乎未来发展质量的变革中,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或许才是像莘县这样的县级城市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