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中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巴彦县,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积极拥抱智慧城市建设浪潮。通过引入先进技术、优化公共服务和提升治理效能,巴彦县正在书写县域智慧化的新篇章。
智慧城市的战略布局
巴彦县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巴彦县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已超过1.2亿元,覆盖了全县12个乡镇和184个行政村。通过建设5G基站、物联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巴彦县初步实现了城乡数字化的全覆盖。
在政策支持方面,县政府出台了《巴彦县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和“一网协同”三大核心目标。其中,“一网通办”平台已上线运行,覆盖了户籍、社保、医疗等30多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群众办事效率提升了60%以上。
典型案例:智慧农业的实践
作为农业大县,巴彦县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农业领域表现尤为突出。2022年,巴彦县与国内知名科技企业合作,启动了“智慧农田”项目。该项目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和土壤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农田的精准管理。
以巴彦镇为例,当地农民张大哥的玉米田接入了智能监测系统。“以前浇水施肥全靠经验,现在手机就能看到土壤湿度和肥力数据。”张大哥说,“去年每亩地增产了15%,成本还降低了10%。”据统计,“智慧农田”项目已在全县推广5万亩耕地,带动农民增收超过2000万元。
公共服务升级:从“跑腿”到“指尖”
在公共服务领域,巴彦县的智慧化改造同样成效显著。2023年初上线的“健康巴彦”APP整合了全县医疗资源,居民可以通过手机预约挂号、查询检查报告甚至进行远程问诊。数据显示,该平台上线后日均访问量超过5000人次。
教育方面也迎来了变革。“我们的‘云课堂’系统让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已有20所乡村学校接入该系统,《黑龙江日报》曾以《一根网线连城乡》为题报道了这一创新实践。
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挑战依然存在。“资金和技术人才短缺是最大瓶颈。”县政府信息办主任坦言此外部分老年群体对数字化服务接受度较低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望未来,《2025年规划》提出要打造东北地区县域智慧城市标杆目标为此将重点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同时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本土数字化人才。
从田间地头的传感器到政务服务的指尖办理从传统农业到数字经济的转型跨越这座松花江畔的小城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新时代的县域发展之路正如县委书记所言:“我们要让科技不仅改变城市更要温暖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