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拜泉县,正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数字经济的创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数字农业:从传统种植到智慧田管
拜泉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广阔。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效率低下、成本高昂,难以适应现代化需求。近年来,拜泉县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数字化转型。
在拜泉县的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智能传感器遍布田间地头。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数据,并通过云端平台传输至农户的手机上。农民只需轻点屏幕,就能远程操控灌溉系统或调整施肥方案。据统计,这种智慧田管模式使作物产量提升了15%以上,同时节约了20%的水资源和农药使用量。
电商赋能:农产品走出山村的“高速路”
数字经济不仅改变了拜泉县的生产方式,还为其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新渠道。依托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拜泉特色农产品如今已走向全国市场。
2022年11月11日当天,拜泉县的某合作社通过淘宝直播卖出了超过5万斤的有机大米和黑木耳。“以前我们的产品主要靠线下批发商收购,价格被压得很低。”合作社负责人王先生感慨道,“现在通过电商直接对接消费者,利润提高了30%。”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拜泉县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45%。
数字基建:乡村“最后一公里”的破局之道
要实现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近年来,拜泉县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网络和物流体系的投入力度,逐步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截至目前,全县行政村光纤宽带覆盖率达到100%,4G网络覆盖率超过95%。同时,县政府还联合多家物流企业建立了县级仓储配送中心,实现了24小时内将包裹送达各乡镇的目标。“以前网购的东西要一周才能到,现在第二天就能收到。”家住拜泉县某偏远村庄的李大娘笑着说。
典型案例: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在众多受益于数字经济的企业中,某小型食品加工厂的转型故事尤为引人注目。这家原本以传统工艺为主的工厂通过引入ERP系统和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过去我们的订单全靠人工记录经常出错,”工厂负责人张女士说,“现在系统自动排产并跟踪进度错误率几乎为零。”此外该厂还利用社交媒体开展精准营销客户群体从周边地区扩展到了全国市场年营业额翻了一番。
未来展望:打造县域数字经济示范区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拜泉县的数字经济发展仍面临人才短缺和技术应用不充分等挑战。“我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培养500名本地数字化专业人才,”县长在某次座谈会上表示,“同时还将继续深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5G技术普及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拓展这座东北小城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乡村振兴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典范之一.